韬略咨询业务始于2008年。
韬略臻策始终坚持“价值创造,专业实用”为导向。
长期为政府/国资系统及国有企业提供国企改革和运营赋能。
以“管理咨询”+“运营赋能”+“人才发展”等综合交付方式推动组织持续健康发展。
一、储能市场空间与机会(2025-2030年)
1. 发展规模与速度
中国新型储能产业进入爆发式增长阶段。预计到2030年,新型储能累计装机容量将达220GW,市场规模突破3万亿元,年复合增长率高达37%。2024年工商业储能新增装机量达1.2GW,峰谷电价差扩大进一步加速市场扩容。
2. 技术趋势
■ 多元技术协同发展:锂离子电池主导调峰场景(2-4小时),液流电池、压缩空气储能适配长时需求(8小时+),钠离子电池凭借成本优势逐步渗透;■ 技术经济性突破:液流/压缩空气储能成本较锂电池低30%,钠离子电池量产推动低端储能市场替代。
3. 市场扩容机会
■ 用户侧储能爆发:工商业与家庭场景渗透率预计提升至15%,峰谷套利IRR(内部收益率)超12%;
■ 长时储能占比提升:液流、压缩空气等技术占比将达30%,支撑新能源大基地并网消纳需求。
二、储能产业链竞争格局分析
1. 上游设备及组件
■ 核心环节:
✔ 电芯(宁德时代、比亚迪、亿纬锂能);
✔ PCS(变流器)(阳光电源、科华数能);
✔ BMS(电池管理系统)(协能科技、华塑科技)。
■ 竞争格局:
✔ 电芯市场高度集中,CR3(前三企业)超70%;
✔ BMS市场CR3达65.6%,CR10合计88.9%;
✔ PCS市场参与者众多,集中度较低。
2. 中游系统集成与储能
■ 核心企业:海博思创、南都电源;
■ 竞争特征:市场分散,CR5不足30%,企业通过技术创新(如AI智能调度)优化系统设计提升竞争力。
3. 下游应用市场
■ 用户侧:工商业储能IRR超12%,峰谷电价差扩大驱动装机量激增;
■ 电网侧:虚拟电厂等场景加速落地,长时储能支撑电网调峰调频需求。
三、储能细分市场与机会分析
1. 工商业储能规模化落地
■ 经济性驱动:2024年新增装机1.2GW,IRR超12%吸引资本涌入;
■ 政策支持:全国超20省市出台分时电价政策,峰谷价差扩大至0.7-1.2元/kWh,激活储能套利空间。
2. 长时储能技术突破
■ 液流/压缩空气储能:2030年占比将达30%,单项目储能时长超8小时,度电成本较锂电池低30%;
■ 应用场景:风光大基地配套项目占比超50%,解决新能源间歇性并网难题。
3. 新技术应用拓展边界
■ 钠离子电池:量产成本较锂电池低20%,适配低端储能与备电场景;
■ AI智能调度:渗透率不足10%,未来5年通过负荷预测与优化控制提升储能收益15-20%。
总结:中国储能产业呈现“需求爆发、技术分化、场景深化”三大趋势:企业需围绕技术路线选择、场景适配能力与产业链协同构建核心竞争力,以应对规模化竞争挑战。
Copyright ©2017 韬略臻策(深圳)管理咨询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粤ICP备17147898号-1